国信极速体育官方下载安装_极速体育nba免费直播_雷速体育篮球信息网-->>信息资料-->>内容
对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思考
 2019-11-03  出处:统计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全新论断,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数量型、生存型需要向享受型、发展型需要转变,更优质的产品供给、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优美的生态环境等正成为人民的热切期盼。从经济基础角度看这个矛盾,“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经济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增长动力以及区域和城乡的差异上。解决好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的关键举措和必由之路。

一、呼伦贝尔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表现

(一)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1.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018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21.5: 29.2 :49.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9.3%,低于全区水平1.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水平2.9个百分点。服务业产业结构协调性不佳。从服务业结构看,2018年规模以上高附加值的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整体规模偏小,占规模以上单位营业收入仅为5%。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农业、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物流、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从工业结构看,全市资源型产业偏重,2018年重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80%,其中煤炭、电力、有色金属三个行业产值合计占总产值比重达65.8%。轻重比例失调,没有形成多点支撑,民营经济体量较小等问题凸显,制造业技术水平落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

2.动力转换有待进一步加快。传统消费与新兴消费转换动力不足,面对快速发展的网络零售,传统消费实体零售转型调整和线上线下融合较慢,受到网络购物等新兴消费业态的严重冲击和分流。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2%,2019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8%,增速放缓,呈逐步下降态势。按限上批发零售额类值分,2018年粮油食品类下降6.7%,服装、鞋帽、纺织品类下降4%,家具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4.7%,较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15.5、17.7、35.1个百分点。传统动力逐步回落,新经济势强力弱。2018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9.4%,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不到1%。制造业要素支撑不强,创新投入不足。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和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的任务还很艰巨。市场主体“进少退多”。市场主体发育不够,工业发展后劲及内生动力不足。

3.区域发展有待进一步协调。从分旗县GDP看,区域间发展不平衡。2018年,海拉尔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总量的比重达15.1%,周边鄂温克旗占比为8.4%,陈旗占比为7.2%,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周边旗市的协调互动不足,辐射带动作用不够。人均GDP最高的前3个旗县(新右旗165308元、陈旗162061元,满洲里市76703元)平均水平是最低的3个旗县(莫旗29619元、鄂伦春旗26762元、23931元)的平均水平的5倍。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海拉尔37630元)是最低的(莫旗14666元)的2.6倍。区域间贫富差距存在一定距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也很明显。

4.城乡经济有待进一步融合。城乡收入增长与消费不协调,2018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倍比[1] 为2.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倍比为1.5。城乡区域发展统筹性协调性不强,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消费结构差距较大,有待进一步融合。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2018年,我市城镇化水平[2]达到72.6%,而同期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3.1%,两者相差49.5个百分点。

(二)发展不充分的主要表现

1.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在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发展不足仍然是呼伦贝尔的主要矛盾。从经济总量看,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52.9亿元,在全区排在第6位,处于12个盟市的中游水平,而内蒙古发展较快的呼包鄂地区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3000亿元大关,我市距离全区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还存在一定差距。从经济发展速度看,2018年GDP增长3.0%,居全区末尾。从人均水平看,2018年我市人口占全区的10.0%,生产总值仅占7.2%,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区平均水平的72.5%,处于相对滞后的水平。

2.经济发展方式有待充分转变。进入新世纪后,呼伦贝尔依靠煤、电、有色等能源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随着自然环境面临的苛刻形势,资源型产业的驱动力正在快速减弱。201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3.1%,工业贡献率为13.2%。与5年前相比,工业比重下降了16.7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了38.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方式有待充分转变,通过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从传统的“制造”转型为“智造”。

3.发展质量和效益还有待充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升。2018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6.9%,低于全区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3.5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含金量”处于一般水平,低于全区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升。近年来,我市主要工业产品主要集中在煤炭、电力及有色金属等传统领域,高端新型制造业占比较小,产品高端化品质化欠缺。满足群众个性化、体验化、高端化的产品服务供给不足,供给体系质量不高、品牌建设不足。企业生产效率效益欠佳。2018年我市工业产销率达98.9%,同比降低0.8个百分点。

4.实体经济活力还有待充分提高。工业成本偏高。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6.1%,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下降1.2%。同时受环保督查力度加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上涨5.6%,销售费用增长2.6%,管理费用增长3.9%,双向挤压致使企业盈利能力及投资回报率下降、市场预期趋弱。投资下降幅度较大。2018年全市投资249.97亿元,下降28.6%。其中,民间投资下降19.3%,制造业投资下降5.0%。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总量的下滑将导致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5.民生领域短板还有待充分补齐。贫困地区仍处于小康决胜期。2018年,人均GDP在全市排在后三位的是莫旗、鄂伦春旗、根河市,分别是29619元、26762元、23931元。三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共194.1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仅为15.5%。三地区社零总额93.46亿元,占全市总社消额比重仅为13.8%。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贫困发生率高的困境亟待摆脱。社会事业仍处于提升关键期。截至2018年末,我市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仅为3%、恩格尔系数27.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48%,分别低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目标的0.8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在决胜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两年,社会事业短板亟待补齐。

6.生态环境质量还有待充分改善。绿色转型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粗放、过分依赖传统产业、过度依赖要素驱动的路径依赖依然存在。2018年单位GDP能耗(2010年不变价)达到1.0224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用水量72.18立方米/亿元,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仅达10%。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保还有待充分改善。

二、解决呼伦贝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出现大变革,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凸显。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绿色、共享理念和高质量发展,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强化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创新金融服务,推动资金“脱虚向实”。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加大企业扶持力度,激发民营资本活力。

(二)探索以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加快构建以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把发展理念、思路、举措转移到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来。突出政策体系和政绩考核体系建设,发挥指挥棒的引领作用。扶植和支持的对象应集中在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支持解决环境和生态友好发展的问题。政策重点在培育科技创新上,相应的财政、金融、土地、环保等政策要与产业政策相配套。侧重给予民生更多的关注,解决区域之间的协调互动发展问题。政绩考核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要把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兼容在一个框架中,建设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绩考核体系,扭转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唯GDP”取向,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大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

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处在生态保护优先和经济转型期的呼伦贝尔近几年来经济发展放缓,下行压力较大。对于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资源环境、脱贫攻坚等关键领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工业、投资大项目少,不能形成多点支撑等问题和短板。主抓部门切实担起责任,找准问题症结,精准施策。加强各部门之间配合力度,形成合力。加大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工作力度。

(四)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

党的十九报告指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在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背景下,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强化税收的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地区等的转移支付,提高这些地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注释:[1]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倍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 城镇化水平:城镇常住人口与全市常住人口的比率。


关闭窗口

  声明:凡来源标注为“国家信息中心”或“国信极速体育官方下载安装_极速体育nba免费直播_雷速体育篮球信息网”的文章或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国家信息中心或国信极速体育官方下载安装_极速体育nba免费直播_雷速体育篮球信息网所有,非经授权不得使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家信息中心或国信极速体育官方下载安装_极速体育nba免费直播_雷速体育篮球信息网的新闻资讯,均转载自有关政府网站或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单位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如果您认为本网刊发的任何信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在30天内联系我们,我们将依照法律规定及行业规范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国家信息中心 国信极速体育官方下载安装_极速体育nba免费直播_雷速体育篮球信息网 ICP证号:京B2-20170614
本站域名:http://www.crei.cn